
暮霭沉沉,山高林密。新春之际,笔者沿着“砺剑小道”拾级而上,探访东部战区陆军某台站。
时刻紧盯屏幕,观察信号的细微波动,直面看不见的“刀光剑影”……官兵们常年坚守三尺机台,奋战在“无形战场”。
“节日战备期间,管控区域情况复杂。”下士丁术告诉笔者。
话音刚落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,侦测员报告:“班长,某海域发现新信号!”
“饶雪洁,抓紧时间上报!陈怡冰,马上联系友邻台站进行协同……”台站指挥员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。
“放大信号频段,分析特征结构……”排长曹嫄沉着指挥,一条条口令精确发出,丁术等人的加入让这里战味更浓。
搜索信号、识别分选、细致研判……官兵们从交织的电磁信号中抽丝剥茧,驱散“电磁迷雾”。

新的情况接踵而至:某一频段信号强度突然急剧减弱!
“是不是线路出现故障?去山顶的机柜排查。”曹嫄果断向丁术下达指令。
徒步到山顶,道路崎岖陡峭,丁术将工具别在腰间,快速登顶检修。15分钟后,对讲机里传来声音:“锁定目标,研判成功!”丁术脸上露出笑容。
“顺利处置突发情况,离不开日常演练的积累。”丁术告诉笔者,除了在机房值勤,他们还时刻背记参数,筛选信号频谱。“对于我们而言,平时就是战时,必须确保一声令下,迅疾出动。”曹嫄说。

天色渐暗,寒气袭人。几朵烟花在夜空绽放,照亮这群默默守护的身影。
刚下山,笔者迎面遇见又一批值勤人员前往战位。他们将继续与屏幕相伴,捕捉万千信号,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华。
作者:孙顾峰
图片:谢非杞
来源:解放军报客户端
责任编辑:亓少良
